碳素盘根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泄漏的原因有哪些?
时间:2025-09-09 作者:乐享密封材料 文章来源:本站 点击:124次
碳素盘根作为一种普遍应用于泵、阀门、搅拌器等旋转设备的密封材料,凭借其良好的不怕热性、化学稳定性和自润滑性,在工业区域占据重要地位。然而,在实际运行过程中,碳素盘根常因多种因素影响,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泄漏问题。泄漏不仅会导致介质浪费、环境污染,还可能引发设备故障甚至稳定事故。
碳素盘根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泄漏的原因有哪些?
碳素盘根的核心成分是碳纤维或石墨纤维,其编织结构通过纤维间的摩擦力和弹性实现密封。长期运行中,纤维可能因以下机制受损:
1、疲劳断裂:在交变应力(如轴的径向跳动或振动)作用下,纤维逐渐产生裂纹并扩展,后期断裂。断裂的纤维无法维持编织结构的完整性,导致密封间隙增大。
2、磨损消耗:纤维与轴表面或介质中的固体颗粒发生摩擦,表面材料逐渐磨损,纤维直径变细,强度降低。磨损后的纤维愈易断裂或被挤出密封腔,形成泄漏通道。
3、化学侵蚀:若介质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(如浓硫酸、氯气)或有机(以实际报告为主)溶剂,纤维可能被化学腐蚀,表面粗糙度增加,摩擦系数变化,进而影响密封性能。
碳素盘根通常含有石墨、二硫化钼等润滑成分,以降低摩擦系数并减少磨损。然而,这些成分的润滑效果会随时间衰减:
1、氧化失效:在高温或含氧环境中,石墨可能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,润滑膜厚度减少,导致干摩擦加剧。
2、挥发流失:某些润滑剂(如油基添加剂)在高温下可能挥发,失去润滑作用,使纤维间直接接触,磨损速率上升。
3、污染失效:介质中的杂质(如泥沙、金属颗粒)可能嵌入润滑膜,破坏其连续性,导致局部摩擦增大。
盘根的密封性能依赖于其弹性变形能力,即通过压缩产生接触压力以阻断泄漏。长期运行后,盘根可能因以下原因失去弹性:
1、蠕变变形:在持续压力作用下,盘根材料发生缓慢塑性变形,预紧力逐渐减小,密封间隙增大。
2、热老化:高温环境加速材料分子链断裂,导致弹性模量下降,盘根无法恢复原始形状,密封效果降低。
3、介质吸收:某些介质(如水、有机(以实际报告为主)溶剂)可能被盘根材料吸收,引起膨胀或软化,进一步削弱弹性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:
一、安装缺陷
正确的安装是确定盘根密封性能的前提,常见安装问题包括:
1、预紧力不足:若盘根未被充足压缩,接触压力低于介质压力,泄漏将不可避免。预紧力不足可能因螺栓紧固扭矩不足或盘根切割尺寸错误导致。
2、偏心安装:轴与密封腔不同轴时,盘根受力不均,局部过度压缩而其他部位松弛,形成泄漏通道。
3、切割损伤:盘根切割时若使用钝工具或角度不当,可能压碎纤维或产生毛刺,影响密封效果。
二、维护缺失
定期维护是延长盘根寿命的关键,维护不当会加速泄漏发生:
1、润滑不足:未定期补充润滑剂或使用不兼容的润滑剂,导致摩擦增大,磨损加速。
2、预紧力调整滞后:随着盘根蠕变或磨损,预紧力逐渐降低,若未及时调整,泄漏风险增加。
3、清洁不足:介质中的杂质在密封腔内积累,可能划伤轴表面或堵塞盘根纤维,破坏密封面。
三、替换时机不当
过早或过晚替换盘根均可能引发泄漏:
1、过早替换:在盘根仍具备密封能力时替换,不仅增加成本,还可能因新盘根未充足磨合而泄漏。
2、过晚替换:盘根已严重磨损或老化时仍继续使用,导致泄漏量急剧增加,甚至引发设备故障。